标王 热搜: 创业大赛  企业产品推广  企业推广方案  创业好项目  企业网站推广方法  酷狗音乐  新零售  供应链  企业微博营销  物流 
 
瓷爱品牌招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讯 » 创业宝典 » 正文

董明珠狂赌6000亿营收,5年达成6000亿的目的过于宏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15  作者:365加盟网  浏览次数:789
核心提示:8月3日,华为用户业务借发布2024半年度营业额报告之机宣布了下一个目的:2024年底,达成超20%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全球第一。...

  8月3日,华为买家业务借发布2024半年度营业额报告之机宣布了下一个目的:2024年底,达成超20%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全球第一。

  就在同一天,格力电器也曝出了宏伟的进步目的:到2024年,达成营业收入6000亿。

  据7月27日的格力电器市场部消息,当天,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参加市场部全员会议,明确需要市场部全体职员在工作中随时随地记住抢占二字,勇于争取,为达成2024年6000亿目的开疆拓土,贡献力量。

  格力电器有关人士在同意媒体采访时对上述消息进行了确认,称2024年达成6000亿的目的早在年初就已提出,但一直未对姥爷开。

  消息既出,舆论哗然。很多人不解:2024年达成营收1483亿的格力电器,可以用短短6年时间将营收规模冲高至6000亿吗?

  更多人则觉得,董明珠主导的格力电器,愈加叫人看不明白了。

  从每年增长200亿到每年增长800亿

  2024年,刚刚由朱董配进入董明珠年代的格力电器,提出每年增长200亿,到2024年达成营收2000亿的宏伟目的。

  前两年还比较顺利,每年精准达成了200亿元的营收增量。到2024年,风云突变,格力电器营收一下子由上一年的1400.5亿元跌落至977.45亿元,后经2024、2024两年努力,才勉强回升至2024年的水准。

  2024年,格力电器第三恢复激进,提出2024年达成500亿增量,从而完成5年首要条件出的2024年营收2000亿元的宏伟目的。

  用一年时间达成超越500亿元的营收增量,被大部分人觉得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一,空调营收占格力电器总营收比率高达83%,而这部分业务在2024年遭遇麻烦,增速远低于2024年超越37%的行业增幅。

  据中国家用电器网调查:2024冷年,美的、海尔、奥克斯三家品牌表现出众,产销增幅预计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因为格力在2024冷年基数较高,今年增幅预计有所回落。换言之,格力空调未跑赢2024冷年大盘。

  那样,整个2024冷年的行业情况如何呢?

  产业在线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冷年中国家用空调销售量同比增长14%,而2024是37%。其中,国内市场销售量,2024冷年同增约21.1%,而2024是65.8%;出口市场,2024冷年同增6%,而2024是13.2%。

  显然,国内、海外两个市场都出现了增速降低。

  这意味着,对于空调占总营收高达83%的格力电器来讲,2024年想达成营收大幅增长确非易事。

  空调不可以达成营收大幅增长,格力电器其他业务板块如生活电器、智能装备如何呢,能否达成超预期增长?

  止于现在,公众并未看到媒体关于格力生活电器及智能装备销售猛涨的有关报道。大家有理由觉得,2024年格力生活电器及智能装备,不可能对格力电器营收增长做出超预期贡献。

  至此,结论超不多已经出来了:2024年,格力电器达成超500亿元营收增量的可能性很小。换言之,2024年格力电器达成2000亿元营收目的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董明珠狂赌6000亿营收,5年达成6000亿的目的过于宏伟!

  别急,有没如此一种可能:格力电器通过向商家加强预收款的方法冲击500亿元的营收增量,从而达成2000亿元营收目的?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假如董明珠铁了心要完成2000亿元的承诺,这种可能性会很很大。

  然而,当董明珠每年增长200亿的目的尚朦胧不见的时候,她已经为格力电器提出了愈加宏伟的目的:将来5年,年均增长800亿。

  老问题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来了:格力电器用什么达成将来5年每年增长800亿?

  算账最有说服力,大家还是给格力电器算算将来5年的增长账吧。

  由于5年达成6000亿的目的过于宏伟,我下面的算法基本上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你可能感觉荒唐,但我挺董明珠心切,只能这么算了。

  先算空调收入,这块是格力电器的大头,预计将来5年仍是大头。

  如何算呢?整个中国空调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元,我把这个大蛋糕全部送给格力电器,其他厂商我让它们一台也卖不出去。这一块,一年能给格力电器贡献约3000亿元营收。

  好了,剩下那3000亿从哪儿来?

  大家了解,格力电器的营收由四块组成,即:格力空调+格力电器部分直营分公司业务收入+生活电器+智能装备。

  上面算了格力空调营收,下面算其他三项。

  先看格力生活电器:这一块2024年的收入是23亿元,过去5年,这一块从15亿爬到23亿,可谓艰难。格力小家用电器优势不明显,将来大幅增长可能性依旧不大,但我仍然许以它将来5年翻一倍,即:2024年做到46亿元。

  再看格力智能装备。这一块被董明珠寄予非常大期待,也是董明珠借助各种场所不断宣传的一块。

  这一块,2024年达成收入21.26亿元,同比增长1220.27%。单看增幅,你肯定感觉非常振奋;但了解了真相,恐怕你的眼泪会掉下来。这21.26亿元的收入,珠海银隆贡献了18.9亿元。这意味着,格力智能装备2024年的收入主要靠与珠海银隆的关联买卖产生,独立销售的智能装备收入,仅有区区2.36亿元,用少到可怜来形容应该不过分吧。

  不过,我对格力进步智能装备持积极态度,智能装备是工业商品,进步工业品一直是格力的优势,以格力固有些企业精神看,这一块将来应该会有不过的进步,但需要时间,毕竟格力智能装备起点较低,前面有至少四大机器人企业在拦路打劫。但我仍然想许以5年后格力智能装备达成年销售收入100亿。

  至于格力电器部分直营分企业的收入,我只能坦白地讲,我没任何预测的依据,这一块是操作点。

  这么算下来,格力电器既有业务板块2024年能达成的营收是:3000亿元+46亿元+100亿元+直营分公司业务收入。我权且按3500亿计算吧。

  这当然不是2024年格力电器营收的全部。由于,格力电器将来5年将不断进入新的产业范围,事实上,它目前已经在培育新的产业,譬如格力手机,格力冰箱、洗衣机、厨电,与正在布局的储能产业、芯片产业。

  先说格力手机。2024年,董明珠在一次会议上说,期望将来的中国手机市场是如此的,华为第一,格力第二。实质状况是什么样子呢?近日,华为手机刚刚宣布已阶段性超越苹果,全年销售量目的从1.8亿台提高至2亿台。格力手机销售量呢?这方面董明珠比较谦虚,一直没说。不过,行业人士推断,2024年格力手机销售量低于10万台,2024年大概低于2024年。

董明珠狂赌6000亿营收,5年达成6000亿的目的过于宏伟!

  那样将来呢?

  我上面给格力空调和格力小家用电器、智能装备许以最大的期待,这里我对格力手机就不客气了,我的怎么看是,格力手机可能坚持不到2024年,这是我的基本怎么看。

  再说格力冰箱、洗衣机、厨电。

  第一说明一下,这里说的格力冰箱可不是指晶弘冰箱,晶弘冰箱和格力电器没关系,那是几个格力商家我们的买卖,这里的冰箱是指格力自有品牌的冰箱。

  我这么说吧,格力做冰箱、洗衣机、厨电,和格力做手机其实一样,没什么竞争优势。格力品牌非常强大,但这个强大仅限于格力空调,非常难嫁接在格力冰箱、洗衣机、厨电、手机上。即便这样,我仍然许给它2024年达成营收50亿元的愿望。

  储能呢?

  这一块董明珠一直表述得不明确,不了解投资了多少钱,也不了解进展怎么样,更未看到这一块给格力带来多少营收,甚至不了解这一块和珠海银隆什么关系。但我仍然想许给它5年后做到50亿元。

  关于格力做芯片,我就不说了,我相信大部分人的判断。

  新能源汽车呢?这一块值得好好说说。第一,这一块是董明珠个人的投资,和格力电器没关系,不可以算在格力电器的营收里。而且,将来5年格力电器进入新能源汽车范围可能性不大。我这么预判的逻辑非常简单:董明珠不可能既让珠海银隆做新能源汽车,又让格力电器做新能源汽车,那不是自己跟自己打吗?!

  但没完。

  我需要指出的是,不排除这种可能:三年后,格力电器第三发起对珠海银隆的回收。当然,回收有一个首要条件,即:珠海银隆在董明珠班底的直接管理经营之下,情况大为改变,进步非常不错,也非常健康。失去这个首要条件条件,格力电器不敢贸然发起回收。

  倘若珠海银隆五年后果真像董明珠期待的那样好,且被格力电器回收成功,我宁可许给它500亿元的营收预期。

  至此,大家可以算一下总账了。2024年,格力电器的营收应该是3500亿+50亿+50亿+500亿元,即4000亿元。距离6000亿,仍然有2000亿元的缺口。

  剩下这2000亿的缺口从哪儿来,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不过我敢一定:将来5年,格力将不断进入新的产业范围,至于这类产业范围是什么?我不了解,但我敢一定这一点,2000亿的缺口机会在这里。

  预警:空调马上进入存量市场年代

  这么算账,我估计已经被骂得狗血喷头了。还是让大家回到日常来吧。

  现实是什么样子呢?可能比想象的要严峻。

  以格力电器的主业空调为例,我有一个基本判断:非常快,空调将进入存量市场年代。的意思是呢?就是说,过去多年空调每年都能达成适度增长的年代,马上一去不复返。

董明珠狂赌6000亿营收,5年达成6000亿的目的过于宏伟!

  做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依据中国经济的进步阶段,与空调产业进步到现在已无大的进步空间。

  过去30年,中国经济持续、飞速发展,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般而言,当一个经济体进步到肯定水平之后,它的增速会逐步慢下来,这是所有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中国非常难成为例外除非不惜代价地保增长。

  以大家的近邻日本为例,过去25年,日本国家GDP增速绝大多数时间在0%2%之间波动,因此,日本较早进入存量市场年代。美国、欧盟也是。

  那样,存量市场有哪些特点呢?

  存量市场的显著特点是,经济总量长期动态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增长曲线坡度非常小,且出现负增长是那一年的不少。

  我判断,存量市场会率先即将来临到中国的家用电器行业。为何?由于中国的家用电器行业市场化程度最高,普及率也最高,好比油门已经踩到底了,没法再提速了。

  我这么说有人或许会担忧:假如大盘无增长或微增长,是否企业就没法进步了?当然不是。

  不过,企业增长方法将发审变化。将来企业的增长,将逐步从增量市场角逐转向存量市场角逐。存量市场角逐的主要方法不是做大蛋糕,而是从其他人手里抢蛋糕。

  换言之,当你看到某个或某些企业在不利形势下依旧达成了增长,你还应该看到,一些弱势企业活得愈加艰难了,甚至被洗牌出局。大伙都有肉吃的日子不再有,有人吃肉有人喝汤,有人甚至汤也喝不起,饿死。

  以中国空调行业的志高为例,这是一个很极品的公司,不是极品在格力舍弃成龙做形象代言人之后它聘请成龙做形象代言人,而是极品在格力、美的大赚的时候,它小赚,其他人小赚的时候它赔钱,大伙看看这个公司过去若干年的年报就了解它有多极品了。我敢说,一旦空调进入存量市场年代,率先倒下的就是这种公司。

  存量市场年代的到来,意味着过去那种每年都增长、个个都增长的景象将不复存在,继续拟定高增长计划,将愈加不符合实质。

  警惕计划经济回潮

  大伙已经看到了,即便以美好的愿望祝福格力,它也不可能做到2024年达成6000亿的营收目的。

  于是问题来了:既然明明是一个不可能达成的目的,为何仍然义无反顾地提出并公诸于众?

  我只能说我没答案除去大跃进思维、计划经济思维回潮这类关键字以外。

  事实上,这正是为何更多人感觉董明珠年代的格力愈加不像朱江洪年代的格力。

  我倾向觉得,6000亿的目的绝不是董明珠一个人做出的决策,背后更多体现的是官方意志。

  华夏时报的报道佐证了这一猜测。华夏时报引述格力电器有关人士的话称,2024年达成6000亿的目的,早在年初就提出来,但一直没对外部公开。他说,这个目的当时仿佛是由政府有关领导先提出,意在让格力不要满足目前的状况。

  看点在于:一直声称和他们战斗的董明珠,这一次为何选择了合作?

  长期以来,大家觉得南方沿海企业之所以进步比中国大陆企业好,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对企业经营干涉较少。但,这样的情况在格力电器大概改变。

  据中国经营报8月1日报道,格力电器前董事长朱江洪在同意媒体采访时坦承:退休后唯一担忧的是董明珠偏离技术路线。

  事实上,大家担忧的,远不止董明珠可能偏离格力的技术路线,而是日益膨胀的大跃进心态。

  企业随便提出一个目的而不可以达成,随便进入一个范围而接连受挫,对企业、对企业领导人形象,都是紧急的伤害。

  真的受人尊重的企业,肯定不是一个话题企业虽然它的公众关注度可能非常高,但它能一直维持内心的定力。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华为和任正非。

  5年前,董明珠主动和雷军提出10亿豪赌,现在看,董明珠赢的可能性非常大;5年后,董明珠主动提出6000亿的宏大目的,这一次,董明珠能取得她自己吗?

 
关键词: 创业头条 创业动态
 
[ 创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创业资讯
点击排行
中国大学生创业网 - 加盟,加盟好项目,小本创业,2020最有前景的创业项目